(1)对高职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就业导向、工学结合)了解程度如何;
(2)专业人才需求社会调研工作开展情况;
(3)专业建设思路,制订专业建设规划的依据及落实情况;
(4)如何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反馈情况分析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意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执行情况及效果;
(5)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制订审批过程及如何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情况;
(6)教学改革的目标、思路、内容、步骤、措施,改革实施后的教学成果或阶段性成果;
(7)如何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进行课程体系和科目课程设计,实施状况情况;
(8)根据专业教学特点,开展了哪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效果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
(9)在教材建设与改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重点是自编校本教材);
(10)本系部如何加强教学管理,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解决了什么问题,效果如何;
(11)职业能力训练体系建立与实施状态,职业能力测试和参加社会鉴定状况,职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训练效果如何;
(12)在职业素质教育方面,学校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学校内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分工与配合状况如何;
(13)在就业指导与服务方面学校里开展的工作及其效果,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怎么样;
(14)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
(15)专业产学结合、校企合作采取了哪些主要做法,取得哪些成果;
(16)专业教学团队是怎么建设的,效果怎么样;
(17)毕业生跟踪调研情况一一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情况。
思政教研室主任访谈补充部分:
(1)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采取的主要措施、效果如何?(特别是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何种效果?)
(2)教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采取相应措施是什么?
公共课(中文、英语、体育)教研室主任访谈补充部分:
(1)了解高职教育观念;
(2)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改革进展情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3)基础课教学如何为专业课教学服务;
(4)全校公共课教师数量结构素质的基本情况。